一、周氏啮小蜂简介1、原理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蛹期优势寄生性天敌,成虫将卵产于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,其卵吸取害虫蛹内养分并完成自身发育,将美国白蛾等害虫的蛹杀死,从而达到防治美国白蛾、杨扇舟蛾等鳞翅目害虫的目的。 2、防治对象美国白蛾、杨扇舟蛾、大袋蛾、榆毒蛾、柳毒蛾等鳞翅目害虫。 二、美国白蛾生活史该虫一年3代,越冬蛹一般经过150d,自3月下旬开始见成虫,4月中旬至5月初大量出现越冬成虫;经7d的一代卵期,5月初至6月中旬为一代幼虫发生期;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虫老熟并化为蛹;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一代成虫发生期;二代卵期3d;马上进入二代幼虫期(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);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二代蛹期;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;三代卵期仍为3d,迅速进入三代幼虫(9月上旬至10月下旬);9月下旬开始化蛹过冬,直到3月下旬。 三、防治方法1、放蜂量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蛾、杨扇舟蛾等害虫蛹的比例为3:1。根据调查网幕中白蛾的幼虫数量,求出平均值,再根据普查时查得的一个地区的总网幕数,得出总发生量*3,即为需要的放蜂总量。一般而言,预防性放蜂,亩放蜂量2万头,即4-5个蜂茧;防治性放蜂,1个白蛾网幕放蜂0.5万头,即1-2个蜂茧。 2、放蜂时期美国白蛾或杨扇舟蛾等害虫蛹初期放蜂一次,蛹盛期放蜂一次,两次放蜂时间间隔7—10天,放蜂量比为1:1。 放蜂时间宜天气晴朗,气温在25℃以上,最好在上午11时到下午4时之间进行。因为此时光线充足,湿度小,利于雌蜂飞行寻找寄主。 3、放蜂方法用铁钉穿过茧上剪开的茧皮,钉于树干胸高处,羽化后的成蜂自由飞翔寻找寄主。周氏啮小蜂水平飞行距离一次为45米,垂直飞行一次为35米。根据亩放蜂量的多少,布置放蜂点要均匀,点与点水平距离在50米以内。 4、禁忌禁止雨天放蜂;禁止将蜂直接放于地面,以防蚁类取食。 |